1. 首页 > 技术问题 > 配方

二次灌浆裂缝怎么处理?

结构表面有不规则形状,长短不一,不连贯,类似干泥面。在灌浆材料浇筑初期(浇筑后4小时左右),当灌浆材料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较大,或本身温度长期过高,气候非常干燥时。塑性裂缝,也称开裂,严格是干缩裂缝,非常常见。 原因: 1)灌浆材料浇筑后,表面未及时覆盖,表面自由水蒸发过快,导致体积急剧收缩。此时灌浆材料早期强度低,无法抵抗这种变形应力,导致开裂。 2)使用收缩率大的水泥,水泥用量过多或含泥量过多; 3)灌浆材料水灰比过大,模板过于干燥。 预防: 1)配制灌浆材料时,严格按照说明书加水,降低空隙率,以减少收缩,提高灌浆材料的抗裂性; 2)灌注灌浆材料前,将基层和模板浇水至表皮; 3)高温、低温或高风速天气施工时,灌浆材料浇筑后应及时喷水养护,保持湿润,养护期间应加强表面抹灰和养护工作; 4)灌浆材料的固化可采用表面喷涂氯部分乳化固化剂,或覆盖草袋、塑料薄膜等方法。当发现表面有微小裂缝时,应及时抹一遍,覆盖养护; 5)设置防风设施。 干缩裂缝 裂缝很浅,宽度很窄,大多在0.05到0.2毫米之间..其走向纵横交错,无规则的薄梁板(或桁架构件),多沿短方向分布;整体结构多发生在结构的变截面处;平面裂缝常延伸至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,大体积灌浆材料在平面内较为常见,但多出现在侧面。预制构件多在箍筋位置制作。又称“干缩裂缝”。 原因: 1)灌浆材料成型后养护不当; 2)灌浆构件长期露天堆放,表面湿度经常剧烈变化; 3)用含泥量大的淤泥制备灌浆材料; 4)灌浆材料振动后,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。 5)后张法和预应力构件露天制作后长时间不张拉等。 预防: 1)控制水泥用量、水灰比和砂率;灌浆材料应振捣密实,并注意板面抹灰。灌浆材料初凝后,应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抹灰,以提高灌浆材料的抗拉强度,减少收缩。 2)加强灌浆材料的早期养护,适当延长养护时间。长时间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用草帘、草袋覆盖,避免阳光暴晒,并应定期适当浇水,保持湿润。薄壁部件应堆放在阴凉的地方,并盖好盖子,以避免温度变化过大。 温度裂缝 表面温度裂缝的趋势不规则;裂缝大多出现在长度较大的梁或结构的短边上;大面积的结构裂缝往往纵横交错。深而透的湿裂纹平行或接近平行于短边方向,裂纹沿全长分段出现,中间密集。裂缝宽度不等,在0.5mm以下,裂缝宽度沿全长变化不大。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,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明显,冬季较宽,夏季较薄。沿截面高度方向,大部分裂缝为上宽下窄,部分裂缝为下宽上窄。对于上下边缘配筋较多的结构,有时也会出现中间宽两头窄的纺锤形裂缝。 原因: 1)灌浆材料内外温差大,尤其是大体积灌浆材料; 2)深而贯通的温度裂缝,多因结构温降差大,受外界约束所致; 3)预制构件采用蒸汽养护,灌浆材料冷却系统控制不严,冷却过快。 预防: 1)可在灌浆材料中加入缓凝剂,减缓浇注速度,以利于散热; 2)选择合理的灌浆材料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; 3)加强灌浆材料的养护和保温; 4)天热时做好降温措施; 不均匀沉降裂缝 多为贯通性裂缝,其垂直方向与沉降有关,有的在上部,有的在下部,垂直于地面或向300-400°角方向发展。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裂缝,往往上下或左右都有一定的缝隙。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,随荷载大小而变化,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正比。 原因: 1)结构和构件下的地基未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,灌浆材料浇筑后,地基浸入水中引起不均匀沉降; 2)预制构件(如屋架、横梁等。)在横卧位置产生的,由于侧向角度差,往往在弦杆、腹杆或梁的侧面有裂缝; 3)模板刚度不足、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、过早拆模往往导致不均匀沉降裂缝; 预防: 1)软土和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实(压实)和加固。 2)避免在软土或填土上直接制作预制构件,或在压实处理后制作预制场地; 3)模板应支撑牢固,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,基础受力均匀。模板拆除时间不能过早,要按规定执行; 4)构件制作场地周围应采取排水措施,注意防止水管漏水或养护水浸泡基础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uujsj.com/chuangye/gushi/58492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13263218971